乘风破浪立潮头,求职就业正当时。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如何在毕业年级这样的冲刺阶段抓住就业工作中的“关键变量”?如何对基数总量大、情况各不同的毕业生群体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如何帮助毕业生从“好就业”走向“就好业”?物联网工程学院以“3s工作法”为着力点开展“就业赋能月系列活动”,全力以赴打好精准发力“组合拳”。
第一个s是把握“势”,激活就业内生力
“势”即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从客观层面看,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给和需求的总量性压力较为突出。从供给端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的规模在持续扩大,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87万人,较2023年增长31万人;从需求端看,市场性岗位削减,在2023年秋招中,物联网相关专业较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数量较去年减少30%,部分甚至呈“拦腰”式下降。从主观层面来看,毕业生就业心态与就业方向的趋同性问题突出,主要呈现出“高”“稳”“缓”特点,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青睐体制内、国企类工作平稳、收入稳定的单位,整体就业意愿与就业行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基于以上两个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势”,结合2023届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和202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大摸底,物联网工程学院有的放矢、主动出击,2023年“物联天下,职赢未来”就业赋能月系列活动破壳而出。
第二个s是找准“式”,凝聚多元向心力
“式”即创新方式、丰富形式。在“金九银十”的秋招高峰期到来之前,学院聚焦当前阶段毕业生求职就业中的关键变量,确定了挖潜力、拓岗位、优服务三个“攻坚”方向。在挖潜力方向,精心孵化了“面对面”简历门诊和“一对一”跟踪帮扶两个子活动。在为期四周的就业赋能月中,每周星期四开设“面对面——简历门诊”,累计邀请10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就业指导专家“坐诊”,为112名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简历“把脉”、精细指导,做优求职“敲门砖”;49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有了自己的“就业导师”,“一对一”跟踪实现就业帮扶三个“早”,即早梳理、早关注、早着手,紧抓秋招窗口期,实行“一生一档一策”,结对实时指导、“销号式”追踪服务。在拓岗位方向,同步启动“步跟步”就业直通车、“手携手”就业双选会两个子活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成功举办江南大学2024届毕业生电子信息类专场校园招聘会,汇聚龙头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54家,提供优质就业实习岗位2000余个;同时,走访省内外企业12家,拓展岗位220余个。在优服务方向,积极组织“键对键”精准送岗、“心贴心”就业分享会两个子活动。依托前期的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库,以生源地信息、就业意向岗位作为主要指征,依托学生会、研究生会组建的就业促进中心,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对海量的就业信息进行二次分类整理、精准供求匹配、高效岗位推送。同时,结合学院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设置了考研升学、国家电网、公务员招考、优质企业推荐四个子专题进行分类指导。
在第六期“就业直通车”活动中,中科曙光负责人对江南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给予充分肯定,“我们非常期待与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养,希望更多江大学子前来应聘和实习。” “学院举办的这场招聘会来的企业和提供的岗位都很优质,我及时了解了参会企业的岗位需求,提前筛选了重点的目标单位,做好了现场求职准备。” 硕士应届毕业生曹喜悦在招聘会中签约了自己心仪的岗位。
第三个s是落于“实”,发挥机制优势力
“实”即心系于生,行落于实。学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一个“实”字,以解决学生求职就业的实际困难作为行动指南,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着力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效。从顶层设计的维度上来看,学院以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作为横纵坐标,将2024届毕业生归纳为四个象限。对于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双强学生,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他们动人的就业故事,请身边人讲好身边事,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对于就业意愿弱而就业能力强的学生,着力帮助他们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与外界的碰撞中找准自我定位;对于就业意愿强但就业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就业能力提升过程性指导,在实战、实训中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双弱的同学,建档立卡、精细帮扶、持续跟踪、合力育人,以量身定制助力就业脱困。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育人的出口,更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石。学院深刻把握就业形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切实需求,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以“3s工作法”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实施,打造毕业生求职指导的“一条龙”服务链,畅通毕业生求职的“最后一公里”,助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