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曾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主持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以优秀结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并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高水平学科竞赛”奖学金等累计7万元。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共青团中央等多家官媒报道。
“00后”潘子翯来自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1901班,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和表现,如今她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专业。
勇当先锋,底色传承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是出身于军医家庭的潘子翯从父亲那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自打记事起,身为军医的父母给她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听到命令就行动,打起背包就出发”“救死扶伤是天职,危难时刻必担当”。父母希望她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有坚定忠诚的信念和为国为民分忧的血性担当。
“当从父母那里得知医院由于大量人员被抽调,负责院区外围出入口体温检测、环境消杀的工作人员短缺后,我便申请加入到父母所在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经批准负责外围进出口通道的来往人员体温监测、行程排查和车辆物表等的喷洒消毒工作......”提起那段经历,潘子翯依然记忆犹新,正是这段抗“疫”志愿者经历让她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深的思索,认识到生物安全对国家民族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她愿把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勇立潮头敢为先,逆水行舟不坠志,将青春的色彩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
刻苦钻研,行而不辍
在大学里,潘子翯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依旧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问到学习上是否有什么诀窍时,她谦虚地笑道:“学习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把功夫花在平时,把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潘子翯大一便加入实验室,参与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开始了她的科研之旅。前期的实验由于方向错误始终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期由于季节原因细胞常常染菌导致实验失败。潘子翯常说,“无论今天过得多糟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科研的道路充满艰辛与快乐,实验室的经历让她更好地理解了一名科研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四年中,潘子翯不仅56门课程满绩,以3.91的总绩点位于专业第一,更是高分通过四六级,雅思取得7.5分的成绩。在剑桥的国际医疗医学与医疗的暑期交流中,潘子翯获得distinction的评分并率领团队斩获教授推荐信。“一颗自由而严谨的心灵,方可踏实求学。”潘子翯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耳畔回想起“开学第一课”上老师的谆谆教诲:生物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21世纪生物的发展更需要多种学科交叉融合。潘子翯认为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自己与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相联系相结合,真正把握时代发展的命脉。
生物技术与她将来想学习的基础医学方向有类似也有差异,为了弥补专业知识不对口的差距,同时也是出于兴趣与热爱,平时的课程作业中,她努力将专业课程与医学治疗相结合。通过阅读相关方向的论文弥补专业差异。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夏令营的面试中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成功保研到复旦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专业,研究肿瘤和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及组学,为揭秘“肿瘤机制”探索,为生命健康护航。
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不去做就不会有结果。敢于尝试,哪怕是失败,也是对自己潜力的一次发掘。未来,她将继续拥抱挑战,做一名生命健康护航者,她说,这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潘子翯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