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美国导师和同学戏称为“那个始终充满活力的小兔子”;在困难面前从不轻言放弃,“我来想办法”是她的口头禅;在jacs、acs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江南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她就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倪晔。
每一次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翻开倪教授的简历,我们发现她与江南的缘分,她自小在无锡长大,1992年,17岁的她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求学,本科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的无锡任教,这是她的第一次回归。三年的助教生涯中她曾反复问自己,:“如何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人生理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一批人?”她给自己答案是:接受挑战、不断提升,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精进。于是倪老师考研回到上海母校,硕士毕业后又远渡重洋,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江南大学任教,“每一次的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她笑着说。
看似是命运中的捷径和礼物,其实都标好了价格。脚踏实地走出来的道路,其实才是最正确的。出身在江南的倪老师身材娇小,性格又温柔,小小的身影淹没在高大的仪器设备里,整个读博期间,一周7天,几乎天天无休,她几乎没有休假,也没有回过一次国。她全部的想法都是快一点,再快一点,拿到学位,回到祖国。因为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美国的导师和同学戏称她为“那个充满活力的小兔子”。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凭借这股精神,倪晔老师在四年内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拿到了phi kappa phi协会在全系唯一的奖学金。
现如今已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的她,常常会回忆起那段克服各种困难开展课题研究经历,她对同学们说:“我的求学过程是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实现科研理想的过程。在我读硕士的时候,当时做实验、搞研究的条件还十分匮乏,尽管这样我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现在优越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每一年都会挑战新的内容,用新内容面对新面孔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轻工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领域中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每一年都有许多优秀的青年学子走进生物工程学的大门,而倪晔教授除了专业课程《分子生物学》之外还承担着《新生研讨课》、《本科生学科前沿进展》以及《研究生学科前沿进展》这几门课程的讲授。此外,倪晔教授为2022级本科新生开设了“大学之路,从课堂学习到实验创新”入学讲座,指导新生规划好四年大学生活,培养专业兴趣,树立远大理想。
“分子生物学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它每一年都会有颠覆性的发现,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与科学前沿的同步。”倪老师会在每学年的第一节课上告诉同学们,“我们现在手上这本书的内容也许五年或十年后会被更新和改写,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发现者。”2019年春学期,倪晔老师开设并主讲《分子生物学(英文)》,这是学院首次开设的全英文专业课,突破性地启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james d. watson 等主编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原版教材。在授课中,为保证同学们在全英文课堂的学习中能够充分掌握英文专业词汇并理解相关知识,倪老师在课件准备和课堂讲课中花费了极大的精力,采用全程英文授课的同时,对疑难知识点进行中英文双语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充分理解。那年她身体抱恙,但还是坚持在课程讲授完成后,才准备入院的手术,在住院期间正值疫情,学生们无法探望,于是学校教务处把倪老师的课堂反馈发到了她手里,那一条条留言让倪老师心里倍感温暖:
“倪老师的英文发音很标准,在上课讲的内容很充实,每一章内容的衔接性也非常好”;
“倪老师上课认真仔细,启发性很强”;
“讲课超级好,老师认真负责,逻辑清晰”;
“倪老师知识广博,课程专业深入有趣”;
“希望倪老师的课时再多点…”。
倪晔教授在本科教学上的努力也获得了学校和学院董事单位的认可,多次荣获教学奖项,包括:2019年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2019 年杜邦工业生物应用科技教师奖、2018年荣智权奖教金、2017年杜邦工业生物应用科技教师奖、2014年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青年教师奖等。倪晔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了“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类一流专业”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四)。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倪晔教授个人的认可和褒奖,更是对长期以来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肯定。
每一年,她都在追踪学科前沿,近年来在jacs、acs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子课题等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资助。2012年起担任sci期刊《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副主编。
每一次困难都是考验,一定有办法,跨过去就好了
“你不要担心,把爸爸接到无锡来,我给你们介绍很好的护工阿姨,你安心工作,一定不要放弃……”倪晔老师在电话里安慰着已经泣不成声地小周,她曾是倪老师的博士生,父亲突发腰椎疾病,作为独生女的她远在千里之外一下慌了神,倪老师知道后,立马着手帮她父亲联系医院。“倪老师不是口头安慰而已,她真的为我父亲的病忙前忙后,那段时间家庭的变故让我几近奔溃,但倪老师一句‘有老师在呢’让我坚持了下来,父亲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小周最后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后留校,倪老师这才松了一口气。
“倪老师,这个实验仪器我们没有。”——“我来想办法。”
“倪老师,有本科生联系最新凯时注册想借用团队设备做实验,可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了。”——“让他来,我来想办法。”
“倪老师,我……”——“我来想办法。”
除了本科生,倪老师的科研团队有30多人,很多硕士博士,他们除了学业的压力,还有许多生活上的压力。“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倪老师教过的学生总说,倪老师像他们的妈妈一样,除了学习与科研,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倪老师也是尽心尽力地帮他们想解决,倪老师总说“我来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
“我只听到倪老师说过一次:我没有办法了。”刘同学回忆道:“20年初,倪老师动了一次手术,术后她觉得自己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从前,她把我们叫到跟前,无比歉疚地对我们说‘老师可能以后没办法像之前那样长时间工作了,非常抱歉同学们……’,那个时候我们心里真的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有些人眼眶都红了,大家都非常震惊和难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手术后,倪老师开始锻炼,每天都坚持跑步、跳健身操,她不仅没有减少工作时间,反而通过健身看起来更苗条和健康了,为了学生和科研工作,倪老师就是这么“拼”,在她面前,一切困难都好像不再是困难。同学们都说:“果然,能打败倪老师的,只有倪老师自己”。
在倪晔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倪晔教授指导本科生开展“化学酶法高效合成抗淋巴癌药物依鲁替尼中间体”的研究,荣获2021年第七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二等奖。指导的2009级美籍本科生章凯,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2014年),也是本学院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一等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被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指导的2009级本科生王骏超,毕业后进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博士,2018年回国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指导的多名硕士研究生徐敏、孙鹏、宋亮、宿宇宁、张龙等,毕业后成长为浙江海正、上海凯赛、药明康德等生物技术和医药公司的技术主管;倪婕、张法、朱诚、吴彦菲等硕士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12级卢旺达硕士留学生serwanja jamil毕业答辩获得优秀,毕业后进入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生物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周婕妤、龚磊、魏世誉等毕业后进入高校任教。